台灣代工轉品牌老是失敗,問題出在哪?
2015-09-14 產業轉型【東京著衣創辦人周品均】
本文作者為東京著衣創辦人周品均(Mayuki Chou)
上個月有個朋友很興奮地找我談一個合作案,背景是這樣的,某大集團擁有很強的百貨通路,長期替歐美大品牌代工,擁有許多生產端的資源,近年代理了一些海外服飾品牌進台灣,也成立了自己的電商服飾品牌,不過就在許多部分,卻讓我深刻體會台灣從代工轉品牌在邏輯上的迷思。
朋友說,集團長期做代工生意,生產成本其實不高,但合作的這些歐美大品牌卻可以賣高價,這都是因為品牌的加持,所以他們也做了品牌,而且他們知道現在要做電商品牌才有未來。
我很高興終於有大集團想用品牌的思維來做電商,因為這正是目前台灣市場最缺乏的。於是我立刻找到這個品牌的官網瞧瞧,結果:
1. 官網上找不到品牌介紹頁面
2. 沒有品牌故事或品牌形象圖
3. 連品牌最基本的 CI 設計都沒有
4. 品牌 LOGO 草寫到我拼不出來到底是要怎麼念
不過倒是有張促銷大圖寫著:最好的布料、最多的版型、最專業的生產,給你最棒的好感衣… 任選 3 件XXX元。
這位朋友繼續跟我介紹,這個集團擁有很多專利生產服飾的特殊機台,還有很多特殊的紗跟布料,工廠也是國際水準,歐美名牌都長期在下單,這些獨步全球的技術,都是別人拿不到的!
2015-09-14 產業轉型【東京著衣創辦人周品均】

上個月有個朋友很興奮地找我談一個合作案,背景是這樣的,某大集團擁有很強的百貨通路,長期替歐美大品牌代工,擁有許多生產端的資源,近年代理了一些海外服飾品牌進台灣,也成立了自己的電商服飾品牌,不過就在許多部分,卻讓我深刻體會台灣從代工轉品牌在邏輯上的迷思。
朋友說,集團長期做代工生意,生產成本其實不高,但合作的這些歐美大品牌卻可以賣高價,這都是因為品牌的加持,所以他們也做了品牌,而且他們知道現在要做電商品牌才有未來。
我很高興終於有大集團想用品牌的思維來做電商,因為這正是目前台灣市場最缺乏的。於是我立刻找到這個品牌的官網瞧瞧,結果:
1. 官網上找不到品牌介紹頁面
2. 沒有品牌故事或品牌形象圖
3. 連品牌最基本的 CI 設計都沒有
4. 品牌 LOGO 草寫到我拼不出來到底是要怎麼念
不過倒是有張促銷大圖寫著:最好的布料、最多的版型、最專業的生產,給你最棒的好感衣… 任選 3 件XXX元。
這位朋友繼續跟我介紹,這個集團擁有很多專利生產服飾的特殊機台,還有很多特殊的紗跟布料,工廠也是國際水準,歐美名牌都長期在下單,這些獨步全球的技術,都是別人拿不到的!
這些資源拿來做電商服飾一定很強!妳覺得如何?
於是,我沈默了。
以上,真的是做品牌的邏輯與方式嗎?這會不會又是另一個代工轉做品牌的失敗案例?台灣在代工上的生產優勢,是不是反而綁住了我們的思考方向?我們老是想要強調技術、材質、機器設備等這些有形的資產,卻忘了品牌本身最強大的是無形的價值。
我說:
台灣,要做品牌,
先拋棄代工的優勢與思維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