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麟的搜索引擎

標籤

2017 (6) 246 (1) 4.0 (11) 4C (1) 4P (1) 5G (2) 91APP (1) 二代 (5) 入口網 (1) 土地 (1) 土地公 (1) 大佬 (1) 大數據 (3) 工作證 (1) 工廠 (6) 不動產 (1) 中國 (13) 互聯網 (28) 分紅 (1) 化妝品 (3) 手機 (2) 比特幣 (2) 牛根生 (1) 代工 (2) 北美 (1) 台灣 (6) 奶昔 (1) (2) 生技 (1) 交互式網購 (3) 光棍節 (4) 全聯 (1) 名言 (5) 在地化 (1) 多層次傳銷 (6) 如新 (1) 成功 (5) 早安健康 (1) 百度 (2) 自行車 (2) 行動支付 (1) 行動裝置 (3) 行業洗牌 (1) 佐藤琢磨 (1) 李嘉誠 (2) 車迷觀眾 (1) 亞馬遜 (1) 咖啡 (1) 居家 (1) 林書豪 (1) 物流 (2) 物聯網 (18) 直播 (1) 直銷 (6) 社交 (1) 社群 (5) 花草植物 (1) 阿里巴巴 (8) 保養品 (1) 信息 (5) 品牌 (6) 城市儲存倉 (1) 後淘寶時代 (1) 故事 (1) 活萃司10 (2) 研華 (2) 科技 (20) 美利達 (1) 美食網 (3) 美容 (1) 美麗說 (1) 胡潤富豪榜 (2) 致富 (1) 限量 (1) 案例 (1) 浪潮 (3) 消費互聯網 (15) 消費者 (3) 消費者時代 (15) 能量飲 (1) 財金 (2) 迷你倉 (1) 馬雲 (11) 動畫 (1) 區塊鏈 (4) 商業模式 (14) 國土 (1) 國發會 (1) 捷安特 (1) 教學 (1) 淘汰 (1) 產業互聯網 (8) 產業風雲 (5) 視訊 (2) 移動裝置 (2) 移動寬頻 (3) 第九波 (1) 連鎖管理 (3) 郭台銘 (6) (1) 創業 (9) 媒體 (1) 富豪 (1) 無人機 (3) 稅務 (1) 統計 (2) 華人健康網 (3) 虛擬貨幣 (3) 虛擬實境 (1) 賀寶芙 (2) 越南 (2) 雲端 (12) 雲端硬碟 (1) 微型企業 (1) 微軟 (10) 微軟亞洲研究院 (2) 新加坡 (1) 新年 (1) 新零售 (10) 遊戲 (1) 零售智慧轉型指標 (12) 電子商務 (37) 電信 (1) 電動BIKE (1) 電腦 (8) 鼎新 (2) 團購 (2) 算命 (3) 管理 (2) 網電 (3) 網銷 (7) 裸照 (1) 製造 (1) 價值主張 (1) 導購 (1) 數位轉型 (8) 歐盟 (1) 蔡崇信 (1) 銷售 (3) 機車 (2) 機器人 (6) 橫幅 (1) 獨特 (3) 選品 (1) 錢財 (4) 營銷 (8) 聯盟 (14) 賽事 (3) 趨勢 (21) 鴻海 (3) 職場 (4) 轉移資金 (2) 醫美 (1) 雞肉 (1) 懶人包 (1) 簽證 (1) 霧運算 (1) 蘋果 (1) 蘑菇街 (1) 黨產 (1) A-Team (3) AI (5) APP (1) B88C (2) BAT (2) C2B (4) ERP (1) F1 (3) FB (4) Forbes (3) Google (6) GT (2) HEC (6) HTC (1) IBM (1) IM App (1) Indycar (1) INTERUSH (8) IoT (1) IPO (4) iRacing (1) ISO2015 (1) KMT (1) LINE (2) mail (1) Nascar (1) O2O (10) pchome (1) Twitter (1)

3B

寻找产业互联网的BAT

投资要点:
互联网20年来的发展主要是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而近年来互联网对产业的影响正在凸显,互联网主体已经逐渐渗透到企业和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优势产业平台将凭借对实体资源的把控,凭借互联网的力量实现对信息、交易、定价的全面把控。公司的价值将由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延伸到客户数、服务能力和可扩展空间等互联网要素进行重估。

报告摘要:

消费互联网格局已定,产业互联网时代开启:
移动互联网带来网络更快速的普及,虚拟化进程从个人蔓延到企业,企业成为互联网的参与者。行业经验、渠道、网络、产品认知等壁垒让传统消费互联网巨头优势不再,并购、合作、自主发展成为其进入产业互联网的主要方式。对于产业龙头公司而言,产业互联网则是一片蓝海。

国家重点产业安全需要,经济转型升级助推器。产业互联网事关国家重点产业安全,关系到核心产业能否弯道超车。从德国工业4.0到美国工业互联网再到与中国两化融合叠加互联网化浪潮的独特节奏、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BAT等巨头虎视眈眈的威胁都为产业中的行业平台型龙头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未来产业互联网中的龙头企业将影响到信息、交易、定价、流通各个环节大数据的把控,而产业链在互联网化过程中能否有效把控和使用上述资源关系到一国核心竞争实力,关系到国家安全,同时产业互联网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全领域渗透,产业互联网影响深远广泛。产业互联网对生产、销售流通、融资、物流交付各个领域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互联网+金融+各个领域的全新商业模式、新微笑曲线将在各个产业环境中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公司。

相关标的:用友软件、软控股份、广联达、汉得信息、东软集团、立思辰、瑞茂

一、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一)产业互联网一片蓝海


1. 消费是过去20年互联网的主题

Yahoo,Amazon这两大互联网巨头同样于1995年成立,Google成立于1998年,因此1995年也被称为世界互联网商业元年。在这20年中,以消费为主线,互联网迅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生活和消费的习惯。
消费互联网从提供资讯为主的门户网站发端,随着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智能终端的普及,目前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绝大多数的消费需求,包括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在线旅行等行业获得极大的发展。并从中诞生了多个巨头型企业。

依托于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能力,消费互联网企业发展迅速,传统线下的规模经济演变成为多业务、多品种的范围经济。消费互联网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几乎为零的货架成本、库存成本,使得互联网公司在于传统公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零售,娱乐,旅游等领域传统企业受到极大的冲击,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这些领域的领头羊。

2. 消费互联网行业发展充分,格局趋向稳定

经过20年的发展,消费互联网的渗透率极高,用户数增长已经放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201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6.18亿,同比增速已经下滑至个位数,用户周均上网时长也已经趋向稳定,这两个指标显示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有限。

从竞争格局角度来看,在经历了野蛮式生长后,大多数细分行业的洗牌已经完成,拥有资本和先发优势的巨头在行业类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格局走向稳定,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当前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呈现BAT三国演义之势,这种格局的形成是基于一种差异化的市场,三方基于搜索,购物,社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实力范围。但是由于三家均在各自的领域里已经做到极限,相互渗透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2013年BAT三巨头不约而同选择了加速扩张,分别以娱乐,搜索,电子商务为中心,移动互联网为扩张主线,通过投资并购加速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生态体系。使2013年成为中国消费互联网行业投资并购最为活跃的一年。

通过迅速并购和扩展业务线,BAT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线,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系统。

百度:30亿美元并购确保开放搜索的四大战略布局

百度无疑是2013年最大的买家,围绕着移动、O2O和LBS生活服务、中间页战略等,百度花去了超过30亿美元,进行了超过17起的投资或收购。

阿里巴巴:广泛布局,志存高远

阿里巴巴在2013投资极为广泛,投资标的包括从上市大公司到初创阶段公司、从国内公司到国外公司。2013年阿里巴巴较大的投资有22起,投资的金额超过25亿美元。如果把2014年初私有化高德算上的则有近40亿美元。

移动互联网是阿里巴巴业务的一块短板,所以几乎在移动的各个环节阿里巴巴都有动作,社交方面包括陌陌、新浪微博;O2O相关的高德地图、快的打车,以及之前入股的美团;旅游领域的穷游网、在路上;数字音乐方面有天天动听、虾米网;安全服务方面的LBE安全大师;数据统计服务的友盟;语音广告联盟的声盟等。方向非常宽泛,但是又过于零散,需要一个平台来聚拢。因此不排除2014年阿里巴巴仍然会在移动互联网上再出奇兵。

而在阿里驾轻就熟的电商产业链上,阿里巴巴的投资走向了更为基础的领域,在物流领域,除了据称投资规模达3000亿的菜鸟物流网,还有28亿港元战略投资海尔集团(日日顺物流);此外阿里还投资了1家网店SAAS服务提供商“360Shop淘店通”、美国体育用品电商Fanatics等


腾讯:微信占据移动端
2014年2月23日,Facebook以190亿美元的价格豪购whatsapp,whatsapp拥有4.5亿活跃用户,而微信拥有超过6亿的活跃用户,且货币化能力远超whatsapp。2013年腾讯股价翻倍,市值超过1万亿港币,微信在其中起的作用匪浅。

相对于阿里,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加速并购,腾讯借助微信率先抢占一张移动互联网的门票,并由此涉足移动支付、理财、游戏、地图、电商以及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轻松搭建起了新的生态体系。

因此在并购上,腾讯也显得更为从容,重量级投资大众点评和搜狗,一方面弥补了自身的短板,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的完善了微信生态系统。合理的价格和节奏感十足的步伐,隐约彰显腾讯已经领先了半个身位。


3.消费互联网巨头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优势不在
阿里和腾讯虽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牛气冲天,但是在产业互联网应用的尝试均未取得好的效果。由于BAT的客户积累和运营经验主要集中在个人客户,其向产业互联网拓展过程中优势将不再明显。

2007年1月马云在上海宣布旗下公司——先期投资1亿元的阿里软件正式成立,并宣布全面进入企业商务软件领域。这也是阿里巴巴旗下第五家子公司。至于敏感的收费问题,马云断然表示“要收费,一定要收费”!据阿里软件总经理王涛介绍,目前阿里巴巴网有用户15%愿意付钱。而收费则从几百元到万元不等。不过王涛也留了活话:“先体验后付款,用多少买多少。最长试用期为期一年。”从某种意义上说马云在管理软件上仍然采用了变通的“免费”方式。这种“马式”打法,多少会令管理软件厂商难以应付。

2009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阿里软件在京宣布:将投入十亿元巨资,向中小企业推广管理软件,并承诺未来三年免费,目标是在三年内使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普及率从10%提升至40%。这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软件业为帮助国内中小企业“过冬”所推出的最大手笔。在国内8家银行的支持下,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无抵押低息贷款计划“钱掌柜”。该计划的贷款总额将超过60亿元。

7月25日消息,阿里巴巴官方论坛发布公告称,将于2013年3月31日起关闭钱掌柜并终止提供相关服务,关闭后相关数据将不再保留。

阿里巴巴在企业软件市场开拓受挫,最终选择与软件商合作。2013年12月,阿里巴巴拟与金蝶合作共推针对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专业级财务管理软件。

2007年,“QQ客服”诞生,半年多后,这个免费产品有了5万人次的申请。而到2013年2月更名为“企业QQ”的“企业QQ办公版”的经过了6年的积累企业用户也只有30万,与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地位相差甚远。
曾经有人寄希望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能够打破BAT一统天下的格局,但是2013年互联网的并购热潮显然是这三家互联网巨头瓜分二线资产的圈地活动,由于行业内巨头间跨界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不断加剧,以及BAT手中资金依然充裕,有理由认为2014年行业中并购整合会继续,这会使得马太效应继续放大,新参与者难有立足之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消费互联网的格局已定,巨头已经牢牢把持住了行业发展的脉络。但是消费互联网巨头在向产业互联网领域拓展的时候原来的优势已经不在,产业互联网是一片蓝海。

(二)产业互联网正在兴起

1. 产业全面互联网化正当其时
产业互联网区别于消费互联网,泛指以生产者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应用。体现在互联网对各产业的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改造。

从硬件环境来说,消费互联网的普及是由个人电脑、智能终端、网络连接成本的下降所推动的,产业互联网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传感器、数据存储和更快的数据分析能力所推动的。

从推动因素来说,消费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是因为个人生活体验借助互联网得到了极大大提升,购物、阅读、娱乐、出行等方面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产业互联网将会因为更高的生产、资源配置、交易效率而得到快速推进。
泛互联网化使得个人全面虚拟化,智能硬件终端设备的渗透和普及,让人们几乎24小时都“在线”。PC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效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人们每天在工作的8小时内基本都会使用计算机。近些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迅速兴起,出货量已经远超PC计算机,据统计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高达3.8亿台,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为1亿台,均远高于PC的出货量7000万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快速渗透使得人们的虚拟化程度进一步提升,除了8小时睡觉时间,几乎时刻都在“在线”。而今,穿戴式设备也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谷歌眼镜、苹果的iWatch、Jawbone UP等新型产皮层出不穷,未来随着穿戴式设备的应用与普及,人们将会实现全面的虚拟化。

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加速企业虚拟化进程。自20世纪90年代初,ERP、CRM、OA等运营管理软件陆续面世,并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启了企业的虚拟化进程。电子商务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线上的采购与销售通道,尤其是经过2003年和2008年两次关键拐点,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大幅提升,几乎成为企业“标配”,且服务内容也日益丰富、深入,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撮合,已经开始向集信息、交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演进,据统计2013年中国B2B电子商务的市场交易规模高达6.8万亿元,企业用户为1850万。目前,部分企业已经推动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软控股份为橡胶行业提供智能设备、机器人,国际巨头GE更是举起了工业互联网大旗。
产业互联网化需要虚拟化的东西相对消费互联网来说更多,要将企业,工厂的整个流程进行虚拟化,主要的工作包括:智能机器:以新的方法将现实世界中的机器、设备、团队和网络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软件应用程序连接起来;大数据分析:使用基于物理的分析法、预测算法关键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来理解机器与大型系统的运作方式;人员:建立公司之间的实时连接,连接各种工作场所的人员,以支持更为智能的设计、操作、维护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与安全保障。
互联网在产业领域的拓展尚属于初步阶段,但是市场巨大,需求的信息和计算量亟需互联网的支持,根据GE白皮书给出的测算,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五个领域如果引入互联网支持,假设只提高1%的效率,那么在未来15年中预计可节省近3000亿美元。

产业领域的互联网化相对更专业,需要更加深入的积累和研究,与消费互联网赢家通吃的格局不同,产业互联网中会有更多细分领域的龙头,提前进行产业互联网化的布局和研究,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理解的公司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2. 互联网产业应用是国家战略层次的需求,掀起一轮新的生产力革命

国家战略需求: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很多经济领域大而不强,受西方国家的制约。比如我国是橡胶的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橡胶对我国来说是重要的战略商品资源,但是我国在橡胶定价上却缺乏话语权。构建重要资源的产业平台,集合产业力量做大做强,抢夺在全球定价的话语权也是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使命。

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
习近平主席亲自担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任副组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显示出高层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从党的“十五大”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到“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推动取得巨大成果,为互联网的产业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引领下和良好的两化融合的基础上,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我国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德国将工业4.0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工业4.0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并已上升为德国的国家级战略。德国联邦政府投入达2亿欧元。“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的设想要把生产设备联网,就是生产的“一体化”。把不同的设备通过数据交互连接到一起,让工厂内部,甚至工厂之间都能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工业设备生产数据的交互在德国正在变为现实。

工业4.0能够持续带来覆盖整个价值网络的资源生产率和效率的增益。同时能够将人口结构变动和社会因素考虑在内,并设定合适的方式来组织生产。智能辅助系统可以把工人从单调、程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创新和增值业务上。

GE在美国推动工业互联网:GE提出了工业互联网革命(Industrial Internet Revolution),一个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这是一个庞大的物理世界,由机器、设备、集群和网络组成,能够在更深的层面和连接能力、大数据、数字分析相结合。” 正如过去互联网的普及是由个人电脑、网络连接成本的下降所推动的,工业互联网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传感器、数据存储和更快的数据分析能力所推动的。现在工业机器的监测诊断系统已得到改进,并且信息技术的成本有所下降,基于越来越多的实时数据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可处理大量信息的远程数据存储、大数据集和更先进的分析工具日趋成熟,并且应用更加广泛。

3. 部分产业互联网先行者

上海钢联:
钢贸互联网的领先者
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每年钢铁贸易额高达5万亿以上。但随着基础投资的逐步减少,钢铁行业产销问题逐渐严重,钢贸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1)交易难。
钢贸行业的交易方式相对特别,其中涉及到三个参与者,钢铁厂商,钢贸商,下游客户,钢铁厂商与下游客户一般没有直接的接触。这种交易模式导致了两方的信息不对称,随着近几年钢市持续低迷,钢价出现倒挂,钢贸商大批量倒闭,参与意愿也很低,钢铁厂商和下游客户完成交易的难度被动提升。

2)融资难。
在交易中,钢铁厂商往往要求钢贸商先付清款项,下游客户则往往要求钢贸商先发货,一段时间后才付清款项。这给钢贸商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3)物流贵。
总体而言,我国钢铁物流成本占到产品总成本的20-30%。大型钢厂业务量较大,议价能力较强,物流成本率在10%以上,而美国的钢铁行业物流费用率仅为6%左右。

针对这些情况,上海钢联提供了撮合交易,金融服务,物流整合三位一体的钢贸服务。通过我的钢铁网(mysteel.com)发布的MySpic价格指数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性,撮合了交易,网上融资业务减少融资困难,物流整合计划也顺利推进。

目前,上海钢联的布局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平台交易量和公司收入发展迅速,在钢铁垂直领域中占有过半的份额,在所有的垂直B2B平台中排名第二。

Yammer:企业版的Twitter
Yammer 成立于2008年,被誉为企业版 Twitter,2010年Yammer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版本更新,在通信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投票、聊天、活动、话题、链接、问答、创意等诸多功能。并在2011年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付费用户数从30万增长到80万,总用户数从160万增长到400万,有20万家企业在使用 Yammer 进行内部交流与协作,这其中包括财富500强85%的企业。2011年的收入相比上年也翻了超过一番,达到2500万美元。

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共接受了5轮融资,融资总额为1.43亿美元。并于2012年被微软以12亿美元收购,并入微软 Office 部门,在被收购一年后,Yammer表示付费网络同期上涨了200%,用户总数超过800万。

另外我们也看到诸如用友软件、软控股份、广联达、瑞茂通、汉得信息、保税科技、农产品、康美药业等诸多公司在各自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应用尝试。

二、产业互联网中国机会巨大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与互联网化浪潮叠加的独特节奏、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BAT等互联网巨头虎视眈眈的威胁都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互联网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 工业化信息化与互联网化浪潮叠加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进程起步较发达国家晚几十甚至上百年,而互联网化的滞后却并不明显,尤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并驾齐驱。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的相对滞后,与互联网化进程的相对超前,两股浪潮的叠加激荡出产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工业化信息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跨越进产业互联网时代,产生出很多有中国特色的产业互联网应用。

我国企业信息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产品设计信息化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CAD的应用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企业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信息化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为特征;第三个阶段是企业管理信息化阶段,开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会计电算化开始。其中,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概是从80年代中期到1995年前后,以会计电算化为特征;第二个阶段大致是从1995年至1997年,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第三个阶段大概是从1997年至今,以制造资源计划(MRPII)和企业资源计划(ERP)为主要特征。

工业化与信息化本身为产业互联网的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企业虚拟化程度的提升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企业经过30多年的信息化进程,不少企业具备了相当的信息化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的虚拟化。


(二) 宏观经济结构
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较高,在国内需求整体趋弱的环境下,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大挑战,渠道利润被压缩,这些行业里面流通领域的企业面临很大压力。钢价波动幅度收窄使得贸易商赚取价差的盈利模式一去不复返,目前一吨钢几十元的微利是常态。钢铁业传统的多级销售体系迅速崩溃,搞服务、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新的选择。在传统行业里面钢铁领域的互联网化进程比较领先,我国钢铁电商已达到30多家,主要分为三类:钢铁企业如宝钢办的上海钢铁交易中心,互联网企业如上海钢联办的钢银电子商务,中间流通商如西本新干线办的电商平台等。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激发小微企业经济活力尤为重要,但是我国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满足程度极低。

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区域形成了自己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在应对竞争提高效率的过程中会借助互联网来提高沟通与交易的效率,打造了很多区域经济平台。

中国“人口红利”临近消失转折点。据统计,2012年中国大陆劳动年龄人口(15岁至59岁)数量为9.37亿人,占总人口的69.2%,比2011年年末,减少了345万人,下降了0.6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预计中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在2015年会提前到来,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劳动力短缺、养老难等问题更加凸显,影响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人口红利消失压力下,企业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并进行劳动力的机器替代。将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三)互联网基础设施与巨头推动

我国互联网在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根据最新数据2013年三季度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0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4%。有1.3亿户家庭已经具备光纤宽带能力,3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的乡镇。截止2013年11月底,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总用户达到1.88亿户,其中4M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达到77.4%。

在社会评价体系和支付体系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产业互联网的影响全面深入

产业互联网环境下产业链中传统的优势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从而在产业链中的优势被放大,因此产业互联网环境下的微笑曲线将会变得更加陡峭。企业必须尽快加强互联网的产业应用,以提升并巩固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互联网对产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入的,从细分领域来说可以从生产、销售流通、融资、交付四个大的领域进行分析。互联网本身的高效实时、跨区域、普惠等特性与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的结合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而互联网更是产业优势平台价值的催化剂,拥有线下优势资源的产业平台,借助互联网可以实现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定价平台等多重功能,进一步增强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一)生产体系¬¬——从设计到制造
产业互联网对生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制造过程中高度自动化柔性化的生产方式,更体现在了产品的设计上面,包括产品设计方式和功能设计等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产品设计上将会更加强调用户的参与,尊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海尔的全套定制家电,瞄准个性化需求,采用在线定制,F2C的模式,为客户量身打造合适的家电产品,是一个有力的尝试。小米从一开始的就强调用户的参与感,让用户参与到设计中来,小米论坛作为一个产品论坛,他的流量10倍于同行网站,日活跃用户数100万,日发帖量30万。MIUI的很多特性功能的设计都是受论坛的启发。在产品的功能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产品支持联网功能,具备一定智能程度。智能家居将是产品互联网化在家居家电领域的重要应用。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高智能可联网通讯的制造装备在柔性化、个性化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中将尤为重要。德国提出的工业4.0与美国GE所倡导的工业互联网主要强调就是对制造过程的互联网改造。

(二)销售流通体系

据工信部统计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其中B2B业务将近8万亿,远超B2C业务。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3年我国B2B电商交易规模增长19.7%,达到7.1亿的规模。各产业园区重视线上平台交易平台的建立、网上支付手段的完善以及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的不断完善都推动企业电商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批发业务由线下转到线上交易。


特定商品领域的垂直企业电商平台深入发展,钢铁、化工品、农产品、中药等各种线上商品交易中心成立。个别平台已经打造成具有商品定价能力的电商平台,已经在产业里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B2B电商在经过了信息发布和营销推广的初级阶段,很多电商平台已经实现了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的功能,并且将线下的物流、退货等业务流程进行线上管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B2B电商发展到今天,除了几个综合性的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慧聪网外,还涌现出了很多垂直领域的电商平台,部分电商平台不仅实现了在线交易、支付,线上线下一体化,而且拥有了定价能力,在产业里面的地位相当重要。垂直深度的电商平台将是B2B电商未来的方向。

(三)融资体系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最近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在网络基金销售、网络贷款、网络支付等各个领域互联网金融显示出不可阻挡之势。阿里小贷、京宝贝、天使汇(网络众筹)等一系列针对企业的互联网融资手段涌现出来。阿里凭借对平台上企业的经营情况的了解开展小贷业务,京东凭借对供应商的信用和经营情况的掌握对其提供融资服务,京东宣称平台上万家供应商可凭采购、销售等数据快速获得融资,3分钟内即可完成从申请到放款的全过程;且无需任何担保和抵押,能有效地提高企业营运资金周转。一号店等电商企业也开始对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这些电商企业开展金融业务的核心便是其对融资对象的真实情况的掌握,降低了风险。另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融资,不需要进行大量线下的调查走访,降低了经营成本。

电子商务B2B供应链协同形成产业生态链,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产业生态链的竞争,而供应链金融成为核心竞争要素。电子商务B2B企业不仅满足于一般的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同时扮演着“第三方行业综合服务商”的重要角色,包括信息交易平台在内服务更综合化。互联网金融以及网上交易服务在2013年电子商务B2B企业加深部署凸显。把控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以平台为代表,连接整个产业链的生态圈。
我国金融行业由于体制因素等原因长期以来存在结构失衡,20%的大企业客户占用了80%的金融资源,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得不到充分的金融服务,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金融由于其低成本高效率,更有效的的解决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在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领域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IT企业凭借信息与客户优势参与融资服务已经渐成趋势:汉得信息凭借经营过程中积累的上千家大型企业,正在尝试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而与汉得信息有相似背景的金电联行已经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实现突破,在成立后的六年,金电联行一共帮助数百家企业从民生银行获得总计约20亿的信用贷款。

在小微企业所有的困境中,融资难问题仍然被排在了首位。全国中小微企业创造了80%的就业、60%的GDP和50%的税收,而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例仅为20%左右。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从2012年末的21.95%上升到22.22%。

(四)物流交付体系
互联网对企业的物流体系和交付方式正在产生重大改变,无论电商平台还是企业自身都在构建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物流交付体系。阿里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富春、顺丰、三通一达联合成立菜鸟网络,计划投资3000亿元,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元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让中国任何一个地区都能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将线下的仓储物流网络与线上的“物流宝”数据平台融合。

物流体系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竞争中将显得尤为重要,对电商平台而言更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寻找产业互联网的BAT

产业互联网其魅力之一在于其相对于消费互联网来说壁垒较高,不存在赢者通吃的局面,在特定领域里面深度经营可以修建较高的城墙。

(一)产业互联网的壁垒

1.有优势产业资源地位
优势产业资源地位一方面体现在区域经济里面的优势地位,比如地理位置优势,临近资源产地、消费地、存储地;一方面体现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位置,比如阿里和京东,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有优势,凭借优势地位和信息优势对企业进行互联网融资服务;或者拥有广泛的渠道网点资源等。


2.有企业用户资源
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路径来看,掌握了客户资源,借助互联网手段可以更方便的对客户需求进行多维度的挖掘和服务,这个趋势正从 2C向2B蔓延,拥有大量用户资源的软件企业价值面临重估。
有的线下交易平台触网后往线上迁移,其本质是拥有大量的企业客户或者营销网络,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提高客户粘性。
拥有企业用户资源是通向产业互联网之路的重要保障,可以发展针对细分行业的交易所模式的互联网应用,也可以发展针对通用行业的互联网金融、虚拟运营商、企业培训、企业社交等应用。

3.具备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服务能力
具备了优势产业资源与企业客户资源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能够成功转型成产业互联网公司,企业还需要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服务能力。企业的决策者需要以数字人的思维去部署决策,而不能停留在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的工业化思维时代。从企业的战略部署到组织结构都要进行适应互联网的改造,企业需要更开放、更关注用户的体验、组织结构扁平化。

(二)产业互联网的核心
在产业互联网的大潮背后,互联网+金融+X是其核心。我们相信,产业互联网的大势将很快在各个产业渗透蔓延,无论是教育、医疗等较轻的服务业,还是橡胶、建筑、煤炭、钢铁等较重的工业,均将感受到这场变革。其中,互联网和金融将成为产业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发展的两大工具,互联网对应的是信息流,诠释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和思维模式(如长尾、众包、免费等),金融不仅体现在支付结算方面,而且还应用于资金融通,通过资金的流通引导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产业互联网的模式

根据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我们大致可以将产业互联网划分为四种模式,分别为交易平台、增信融资平台、智能制造平台、物流平台。

1.交易平台

交易平台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产业互联网应用的模式。交易平台不仅仅体现为简单B2B电商,更体现为对产业信息的集成、产业技术的交易、产业商品定价的话语权。显示供求信息仅仅是交易平台最原始的功能;交易的撮合、支付的集成、线下物流仓储的集成是交易平台的中级模式;而对产品标准化、指数化、金融化,进而影响行业商品的定价是交易平台的高级模式。


2.增信融资平台
2013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着力强化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和信息服务,搭建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大力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形成“小微企业-信息和增信服务机构-商业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传统的金融机构获取小微企业的信息成本以及服务成本相对产出来说较高,而互联网环境下的增信融资平台给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较好途径。小微企业通过增信信息平台提交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融资请求,增信平台对信息真实性进行一定的审核,然后提交给银行。从而降低了银行小微客户的获取和服务成本。


3.智能制造平台
智能制造平台通过对行业最新技术的跟踪和智能装备的研发,为产业提供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制造装备,还能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原料技术、制造技术领域提供最新的解决方案,提高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和联网能力,适应柔性化个性化的制造趋势。

4.物流交付平台
物流交付平台主要为了适应在O2O趋势下,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需求。



五、相关标的

(一)用友软件

互联网与云计算时代,客户资源变现方式更灵活。淘宝、京东、腾讯等To C的互联网巨头从提供图书、服装、家电到教育、旅游、医疗,再到基金保险理财,围绕用户需求的多维度挖掘和服务。未来很多企业需求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得到满足,软件、通信、金融、培训等,企业客户资源的变现方式也更为灵活。中国拥有超过1200万的小微企业,接近4000万的个体工商户,未来围绕如此数量庞大的企业用户群的软件、通信、金融、培训等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去IOE背景下平台价值凸显。用友UAP平台是一个先进的集成开发平台,支持各行业应用开发,在去IOE,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背景下,国产的先进开发平台的价值将会凸现。

2014进军新业务,打开新空间。公司公告2014年将发展互联网金融与虚拟运营商业务,我们认为这是公司需求客户多维度满足,深度价值挖掘的一个开始,未来将会更加精彩。

传统软件业务转型,打造良好生态圈。经济环境下滑,用友传统的增长方式遇到一定瓶颈,软件业务开始转向良好生态圈的打造,发展实施外包,壮大合作伙伴,良好生态圈将是用友新一轮增长的推动力。

预计2013-2015年EPS分别为0.53,0.68,0.88元,公司存在业务合作,战略投资,并购等多重投资机会,是长期投资标的。

(二)软控股份

业务反转,将重回增长。橡胶价格持续下降,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多,轮胎行业盈利能力、开工和投资意愿好转。加上大订单收入确认的因素,公司13年收入增速超过50%。从行业层面看13年国内橡机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出口创汇达2.2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高端客户与海外市场拓展也正显现成效。经营净现金流大幅好转,我们预计化工装备等对业绩的拖累进入尾声,2014公司将重回增长。

一体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高毛利机器人、立体仓库业务有望迎来高增长。在橡胶轮胎装备领域是少数有能力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厂商,机器人业务除了在海尔、富士康生产线应用外,还向轮胎制造、自动化物流大力推进,自动化立体仓库样板工程的实施将解决当前土地资源稀缺,人力成本上涨问题未来将扩展到物流行业,需求巨大。

产业链贯通互联打开新空间。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资源消费国和进口国,其中70%的橡胶资源用于轮胎。巨大的橡胶缺口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情况下具有异常的战略意义,公司围绕橡胶轮胎制造装备进行产业链拓展,布局新型橡胶材料技术装备、融资租赁金融服务以及橡胶谷(信息、交易、技术、知识产权平台),实现产业链贯通。橡胶谷作为稀缺的优势产业平台,将大大提升公司地位,打开公司面向海外大空间。在未来的3-5年,互联网将是优势产业平台的价值催化剂,产业平台将凭借对实体资源的把控,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对信息、交易、定价的把控,实现在国家安全背景下全产业链的把控,公司参股的橡胶谷无疑是橡胶领域的独一无二的产业平台,标的稀缺。预计13-15年EPS分别为0.17,0.26,0.49元。

(三)汉得信息
经济下滑中的逆袭。经济景气程度下滑虽然对企业的IT投资意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企业IT投资决策时会更注重性价比,公司所处领域为高端ERP实施,主要竞争对手是国际厂商IBM、埃森哲等,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公司性价优势明显。
利用率弹性带来业绩提升。公司2011年700人左右的校招员工在2014年已经有了3年的经验,将为人均营收的提升做出重大贡献。一个员工的人均营收在利用率比较饱满的时候可以达到50万元,公司2012年的人均营收为33.5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订单比较饱满的情况下,毛利率和利润增速都会有明显提升。

外延拓展与供应链金融突破值得期待。公司提出“在未来发过程中,公司会从发展战略规划角度出选择适当时机进行的收购兼并而实现公司扩大业务规模、加快市场份额提升、补充现有业务空白等战略目标”。我们比较看好公司凭借用户数量优势与产业链信息把控优势进军供应链金融市场,2014年改领域的重点客户与合作银行的突破值得期待。预计公司13-15年EPS 0.59元, 0.78元,0.99元。

(四)广联达
新清单带动业绩持续增长,后续产品不断推进。新清单进一步细化了规则,对计价算量软件提出更高要求。公司紧抓机会,推出了相应的系列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清单更新已带动公司计价和算量产品的增长,各地定额库陆续更新将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清单规范不断细化,重视事中管理有利于结算产品推广。

建筑领域信息化推进者,随行业成熟提供更多价值。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建设领域信息化产品与专业服务的提供,通过相关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伴随并促进建筑行业信息化的不断成熟。从工具软件延伸到项目管理软件、BIM 和相关材价产品,通过提供全产业链产品深度绑定客户,能够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信息化需求,同时实现自身的稳定高速成长。

云战略和平台化是未来增长的关键。经过行业内多年耕耘,公司已深度绑定了一大批行业用户,财价信息服务业务的迅速扩张及云战略发布都证明了公司正在开展通过深度绑定产业链上下游客户获取利润的互联网思维盈利模式,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打造出建筑行业优质资源平台,实现商业模式的升级及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预计 13/14 年EPS 分别为0.91/1.20 元。

(五)东软集团
东软阿里强强联合,推进云服务业务发展。东软和阿里云在云平台领域均具备领先的技术实力,双方合作后,东软旗下SaCa、UniEAP系列家族产品将支持基于阿里云平台的部署与运维,成为阿里云重点推荐的云应用支撑服务;阿里云将成为东软面向云业务领域的重点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自主可控的信息化系统。强强联合有利于双方云服务业务的快速发展。

加大医疗系统布局,开展B2H2C2业务。公司一直注重在医疗信息化相关领域布局,积极推进医疗设备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提升终端占有率,同时公司可穿戴式设备研发也在大力推进中,健康云管理终端价值不断提升。通过在医院和可穿戴式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布局,公司完善了医疗资源相关渠道,获取了更多的终端用户,为开展B2H2C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国内信息化龙头企业,多点开花投资价值巨大。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智慧城市建设业务快速推进,在交通等领域大单不断。同时保持着政府信息化、能源等多个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业务体量庞大的基础上实现了稳健增长,健康管理、汽车电子等业务不断突破,投资价值巨大。预计13/14年EPS分别为0.45/0.60元。

(六)立思辰
起步文件管理,客户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三大业务。公司起步于文件管理外包业务,在前期通过“整合设计、专业外包、长期服务”的新业务模式很好的绑定了客户并且实现了区域快速复制。并且基于与客户的长期沟通不断发现新兴需求,目前公司业务可以从成熟度及利润贡献趋势分成三类:业务构架为在云平台的架构上开展的内容管理、信息安全和教育三块业务。

教育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互联网教育紧随其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多媒体教育软件市场,第二阶段校园管理与资源平台和第三阶段教育云。国家政策持续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未来随着消费习惯变化,更多基于大数据分析定制化提升学习效率的模式将出现,互联网教育市场有望爆发。
传统业务稳增长,核心业务保发展,教育行业赢未来。音视频业绩及文件业务分销业务保证自然增长。全生命周期产品加强行业化应用方向,有效带动公司业务发展。教育信息化抢占数据入口,互联网教育未来可期。公司全国布局教育信息化业务,在云构架的基础上有效的占领了互联网教育的入口,抢占了宝贵的学生数据,为用大数据挖掘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打下良好基础。预计公司14/15年EPS 分别为0.44/0.58元。

(七)瑞茂通
传统行业精细化需求提升,服务集中趋势明显。煤炭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目前正处于行业环境变化巨大,经受新技术冲击的阶段。在煤炭行业追求效率不断提升精细化程度的过程中,行业整合和配套服务集中趋势明显,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行业生态系统有望催生出平台型公司。

深挖煤炭行业,打造一站式供应链服务。依托专业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和供应链平台服务,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已遍布全国主要煤炭生产区和消费区。公司为客户提供多品种、一站式、全过程煤炭供应链服务,合理配置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目标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链平台服务。2013年,在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前海合作区等地陆续投资设立了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及供应链平台服务等公司,通过结合资金流和物流,公司平台模式将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未来公司将逐步构建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链平台服务的双通道发展模式。预计13-15年EPS 0.61元,0.78元,0.99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