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麟的搜索引擎

標籤

2017 (6) 246 (1) 4.0 (11) 4C (1) 4P (1) 5G (2) 91APP (1) 二代 (5) 入口網 (1) 土地 (1) 土地公 (1) 大佬 (1) 大數據 (3) 工作證 (1) 工廠 (6) 不動產 (1) 中國 (13) 互聯網 (28) 分紅 (1) 化妝品 (3) 手機 (2) 比特幣 (2) 牛根生 (1) 代工 (2) 北美 (1) 台灣 (6) 奶昔 (1) (2) 生技 (1) 交互式網購 (3) 光棍節 (4) 全聯 (1) 名言 (5) 在地化 (1) 多層次傳銷 (6) 如新 (1) 成功 (5) 早安健康 (1) 百度 (2) 自行車 (2) 行動支付 (1) 行動裝置 (3) 行業洗牌 (1) 佐藤琢磨 (1) 李嘉誠 (2) 車迷觀眾 (1) 亞馬遜 (1) 咖啡 (1) 居家 (1) 林書豪 (1) 物流 (2) 物聯網 (18) 直播 (1) 直銷 (6) 社交 (1) 社群 (5) 花草植物 (1) 阿里巴巴 (8) 保養品 (1) 信息 (5) 品牌 (6) 城市儲存倉 (1) 後淘寶時代 (1) 故事 (1) 活萃司10 (2) 研華 (2) 科技 (20) 美利達 (1) 美食網 (3) 美容 (1) 美麗說 (1) 胡潤富豪榜 (2) 致富 (1) 限量 (1) 案例 (1) 浪潮 (3) 消費互聯網 (15) 消費者 (3) 消費者時代 (15) 能量飲 (1) 財金 (2) 迷你倉 (1) 馬雲 (11) 動畫 (1) 區塊鏈 (4) 商業模式 (14) 國土 (1) 國發會 (1) 捷安特 (1) 教學 (1) 淘汰 (1) 產業互聯網 (8) 產業風雲 (5) 視訊 (2) 移動裝置 (2) 移動寬頻 (3) 第九波 (1) 連鎖管理 (3) 郭台銘 (6) (1) 創業 (9) 媒體 (1) 富豪 (1) 無人機 (3) 稅務 (1) 統計 (2) 華人健康網 (3) 虛擬貨幣 (3) 虛擬實境 (1) 賀寶芙 (2) 越南 (2) 雲端 (12) 雲端硬碟 (1) 微型企業 (1) 微軟 (10) 微軟亞洲研究院 (2) 新加坡 (1) 新年 (1) 新零售 (10) 遊戲 (1) 零售智慧轉型指標 (12) 電子商務 (37) 電信 (1) 電動BIKE (1) 電腦 (8) 鼎新 (2) 團購 (2) 算命 (3) 管理 (2) 網電 (3) 網銷 (7) 裸照 (1) 製造 (1) 價值主張 (1) 導購 (1) 數位轉型 (8) 歐盟 (1) 蔡崇信 (1) 銷售 (3) 機車 (2) 機器人 (6) 橫幅 (1) 獨特 (3) 選品 (1) 錢財 (4) 營銷 (8) 聯盟 (14) 賽事 (3) 趨勢 (21) 鴻海 (3) 職場 (4) 轉移資金 (2) 醫美 (1) 雞肉 (1) 懶人包 (1) 簽證 (1) 霧運算 (1) 蘋果 (1) 蘑菇街 (1) 黨產 (1) A-Team (3) AI (5) APP (1) B88C (2) BAT (2) C2B (4) ERP (1) F1 (3) FB (4) Forbes (3) Google (6) GT (2) HEC (6) HTC (1) IBM (1) IM App (1) Indycar (1) INTERUSH (8) IoT (1) IPO (4) iRacing (1) ISO2015 (1) KMT (1) LINE (2) mail (1) Nascar (1) O2O (10) pchome (1) Twitter (1)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打掉辦公隔間,全員加入敏捷開發!

打掉辦公隔間,全員加入敏捷開發!台新 Richart 數位轉型這次玩真的
Posted on2017/03/16
台新 Richart 金融部 Team 成員,前排中間為數位金融處處長史筱平、左二為數位金融處 Richart 金融部部長李雅婷

你有多久沒踏進實體銀行了?這是台新銀行的市場研究結果,現在台灣 40 歲以下的民眾,非到事關緊要,否則不會走進實體銀行內。

試想,要在三點半前,到銀行抽號碼牌、等號、與理專面對面洽詢,也不一定了解他們說的每個名詞、利率意義;辦張信用卡得填一堆資料、等審核,還得收到三不五時的銀行產品推銷,總結兩個字:麻煩。
年輕用戶真的「討厭」數位服務做不好的銀行,甚至因此拋棄它

可是,理財需求一直都存在,難道,40 歲以下的台灣年輕一代,也討厭「讓錢生錢」的理財方法嗎?在台新這份以「尋找下一世代客戶」為目標的研究中,他們繼續問這群年輕人,那你不想理財嗎?答案又如此耐人尋味,「不是不想,只是不得其門而入。」

年輕消費族群覺得去分行很麻煩,但生活中還是會有理財、儲蓄等金融需求。年輕族群大多偏好在網路上解決生活的大小事,當所有東西都能在網路、app 上搞定,很難再對銀行充滿艱澀專業用詞、需要面對面溝通的服務模式有耐心。可見現有台灣銀行服務與年輕消費族群之間,有明顯的代溝,兩者完全對不上話。

銀行流失年輕客群的警訊,這幾年愈來愈受到熱議討論。專業管理顧問多年的研究觀察, 原生於網路時代的年輕族群,只要遇到數位金融服務好的銀行,他們就是最快轉移陣地並投以擁抱的一群。
傳統銀行數位化走不動,因為無法同時跨部門同時演化

銀行不是不想數位轉型,最大挑戰並非來自技術限制。根據專業顧問公司調查,90 %的歐洲銀行只投入年度預算的 0.5 % 投入做數位轉型,導致成效有限。願意投資,但方法不對一樣容易走向岔路,且傳統銀行跨部門的隔閡與層層組織相互間的冗長溝通框架,都不利於數位型金融服務的創新發展。
不當時代的眼淚,台新打造新數位銀行品牌 Richart台新數位金融處處長史筱平

台新從 2007 年左右就開始研究數位化服務,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大眾,台新意識到用戶轉往線上、app,也認知 40 歲以下的年輕人才是數位金融的高度忠誠主力。考量到要鎖定年輕人族群,最後決定推出數位金融新品牌:Richart。

負責催生 Richart 的台新數位金融處處長史筱平說:「直到開始研究銀行數位轉型後,我才第一次知道年輕人那麼不喜歡銀行,當時很驚訝,但研究後反而可以理解。 Richart 不是傳統銀行,是一個 app 可以搞定儲蓄、信用卡、投資理財三大服務,完全為數位原住民量身打造。」
廣告

「Richart 代表的不只是台新想要抓穩年輕客群的意願,更是肩負著台新數位轉型的重責大任。」 在傳統銀行組織要打造數位金融服務,需注入新的 DNA 及結構進化。在台新高層的支持下,大手筆投入資金做轉型籌辦經費,史筱平形容自己過去一年多就像在銀行內開一間新創公司一樣,最大的努力,就放在如何將既有的組織框架打掉,從組織與管理思維開始創新。
為了「好溝通」,台新數位轉型從顛覆部門組織工作開始

走進數位金融處的辦公室,牆上滿滿的便利貼、寫著 KPI 的白板,還有一整排專注於 iMac 電腦螢幕的工程師,毫無階級隔閡的跟主管聊天。

Richart 初期先從台新內部各單位號召有想法、愛新挑戰的年輕同仁,再從外部招攬數位行銷、UIUX 設計人才進來,一方面累積組織轉型過程中的 knowhow ,二來聚集不同人才在同個環境下工作,才能真正有效整合各種領域專業知識。

Richart 團隊成員橫跨不同職能,包含 IT 工程師、行銷、產品開發、PM 等跨領域人員,打破銀行既有的部門限制。第一個改變就是把原本在仁愛路金控大樓的部門,一起搬到能跟 IT 人員高度協作的內湖大樓。她說:「數位金融的特性就是速度要快,跨部門溝通很重要,要數位化,工程師就是重要的一環,為了要每天一起工作溝通,就一定要搬到這裏跟工程師一起上班。」
引入 Agile 敏捷開發,催動傳統銀行的數位轉型基因突變

傳統銀行想要變身 Google、Amazon、Spotify 一樣的科技公司有沒有可能?荷蘭 ING 銀行轉型數位銀行,其中很大關鍵就是「賦權」給員工,賦予整個組織敏捷應變轉型的速度能力。

數位金融處處長史筱平與 Richart 金融部部長李雅婷都是傳統銀行出身,雖然有金融產品的 know-how,卻完全沒有軟體技術開發背景訓練與經驗,要如何帶領團隊突變?為此,台新邀請專業顧問公司加入並導入 Agile 敏捷式開發工作法,用這個來自矽谷軟體業的組織工作觀催動台新數位金融的基因突變,為全新的演化作準備。
台新數位金融處 Richart 金融部部長李雅婷

一旦決定導入 Agile 敏捷式開發,Richart 必定馬上面臨四大挑戰: 優化(跨)部門工作流程、組織架構扁平化、快速軟體迭代開發、內部管理方法調整 。

不只是產品、服務部門的人不懂,連 IT 技術開發部門都覺得是個極大的挑戰。傳統的開發流程是「花三個月提需求,再花八個月開發,部門間的溝通要經過層層關卡」, 要改造的是溝通節奏與解決問題的共識速度。

李雅婷回憶:「當初覺得很興奮,請來專業顧問公司教我們新的工作方法。考量我們的團隊來自各單位,在 workshop 的時候顧問請我們拿出一張紙,在看不到產品需求的狀態下,先憑藉彼此描述合作拼湊出產品原型,結果大家互相比對才發現,畫出來的產品都和原始需求差十萬八千里,看似簡單的需求其實需要非常緊密精確的溝通才能方向正確。這種工作方法對我們來講,根本是無法想像,而且過程超級高壓。」
跨部門戰略會議每天站著召開,有問題馬上解決

從 2015 年 5 月開始研發 Richart,第一階段團隊花了 8 週做商品策略藍圖,思考台新的數位品牌架構、商業策略。李雅婷回憶,當時每天都像在打仗,為了設計出直覺、好用的數位金融產品,團隊花了無數個晚上,把使用流程圖按照步驟拆分畫在白板上,一步一步檢視是否還有可以優化的地方。數位金融處開發 Richart 產品,每天早上都要這樣開例會直接討論問題、解決方案

第二階段真實上戰場做產品,數位金融處每天都開小組戰略會議,IT、行銷、PM 每天都坐在一個長形會議上,沒有辦公隔間,一進辦公室包包丟在地上,就開始會議討論。PM 工作進行中有問題,馬上轉頭詢問工程師技術上的可行度,問題絕不拖延。
以往在傳統銀行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這裡全發生了

打掉辦公隔間、打掉部門隔間,產品研發的迭代以週為單位在發展發想產品時,各部門的專業意見必須被馬上納入,遇到金融法規層面問題,銀行內相關單位就會一起開會並腦力激盪;創新也兼顧金融法規規範,並隨時調整產品方向。很快的 Richart 在 2016 年 4 月就上線了。

這樣工作的優勢很明顯,Richart app 從推出到現在,會員數月均複合成長率 30 %。在行銷宣傳上,Richart 也都緊抓數位族群口味,舉例來說,近期推出會發光的@GoGo 黑狗信用卡,就受到社群及論壇上熱烈的推薦與討論。Richart 比起業界競品更受到年輕用戶的正評,依靠的是真正了解年輕人對理財的需要,並以 mobile app 使用為中心思考,創造簡單、方便及懂你的功能服務。

敏捷工作法除在數位金融處被高度應用外,行內各單位也開始與 Richart「與時俱進」並增進團隊革命情感。例如法令遵循處部門,面對數位金融處同事的創新需求,得即時給出建議。這樣的動腦溝通模式,為台新內部帶來新的氣象,不同部門人員的高度協作、彼此分享專業經驗。敏捷式開發高強度的協作溝通方式,是以前在傳統銀行裡不常見的
台新的數位轉型決勝關鍵點:「客戶體驗」及「速度」

環顧台灣傳統銀行在嘗試數位轉型,多有躑躅不前,不敢擁抱改變的心態,常見銀行業者沒有了解數位族群的需求,推出產品不是一窩蜂抄襲跟進,就是沒有打到用戶的痛點。

Richart 認為,銀行產品要做出差異化很不容易,「客戶體驗」和「速度」絕對是接下來決勝的關鍵點,開發 Richart 就有大半時間投入在做用戶調查與流程優化上,因為團隊確信這可以讓台新產生影響力。

但是銀行數位轉型的發展趨勢仍受金融法規限制,讓銀行即使有力道革新也得遵法。例如 Richart 提供線上開戶服務,但是用戶還是無法像購物網站一樣,只填 2-3 項資料就完成註冊和認證。這是因為必須符合開戶身份驗證法規,這也是目前台新在數位轉型的外部挑戰之一。

台新數位金融處未來除了要持續推廣 Richart 數位品牌作為台新的數位門面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整合並成為年輕用戶體驗數位銀行的「最後一哩路」,建立具有一致性體驗的實體與數位通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提供精準服務。為了達到此目的,在人才的整合上,史筱平強調除了與新創 Fintech 公司合作外,同時也會加大力道尋找數位行銷、UIUX 設計人才進入銀行,壯大人才鏈。
數位轉型的長尾優勢,隨著數位世代一起成長

根據專業顧問公司的報告指出, 數位轉型若成功,可以幫一間銀行省掉 20~25 %的成本開銷,透過介紹線上的金融商品與新型貸款服務,甚至可以幫銀行找到潛在 30% 的收入成長。

但是要談到這些未來願景,必須要先理解、獲取那些已經不走進實體分行的年輕用戶,當年輕世代高度依賴手機等數位載具過生活時,台新在數位轉型的佈局,不僅是可以抓住目前 20~40 歲的年輕世代,甚至可以再度拓深在地市場影響力,隨著這一個世代一起成長,持續佈局,成為台灣金融 Fintech 的領導品牌。

(圖片、資料來源:Richar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