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CAR比賽每年有超過1.5億名
觀眾會到現場觀看
NASCAR每年组织约2000场比赛。这些比赛分为十二个独立的系列,在全国的100多个赛场举行。NASCAR的成员人数超过50,000人,其中包括一部分全世界最出色的车手、机械师和车队老板。每年超过150,000,000名观众观看比赛。2013年全球F1電視觀眾4.5億人
(減少5千萬 中國驟降3千萬)
作者:sohu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4-2-10
11:41:24
2013年F1全球收視統計出爐,全年電視觀眾人數比2012年減少10個百分點,其中中國電視觀眾數量直降3000萬。在過去一年,中國地區損失了近2980萬觀眾,收視人數僅為1900萬人,比2012賽季下降近60%,損失人數幾乎超越了所有擁有轉播權國家的收視人數。
近日,F1官方發佈了《2013年全球媒體報告》,報告顯示去年F1在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播放,媒體報導時間達2.7萬小時,電視觀眾人數為4.5億人,比2012年的5億人減少了5000萬人。
可以理解的是2012賽季有20場大獎賽,而去年少了一場比賽,觀眾人數勢必有所下降,但2011年同樣為19場比賽,而電視觀眾人數達到5.15億。
“F1總裁”伯尼-埃克萊斯頓在報告中指出當前電視臺越來越難留住電視觀眾,特別是塞巴斯蒂安-維特爾提前實現衛冕後讓不少觀眾失去了觀看比賽的興趣。
他寫到:“去年我們的全球觀眾人數為4.5億,與2012年相比是下降的,儘管這不出意外。美國和巴西大獎賽通常會吸引大量觀眾,但隨著世界冠軍爭奪在此之前已經結束,最後幾場比賽因缺少競爭性而對收視造影響不出所料。另外2013年(比2012年)少一場比賽,總體影響勢必進一步擴大。”
根據報告,雖然總觀眾人數下降,其中法國、中國兩大市場觀眾的減少最為明顯,但也不全是壞消息,因為英國、美國和義大利卻有所遞增。
去年,全美國共有1140萬觀眾,成為觀眾人數增長最多的市場,自從NBC Sport頻道取代NBC進行轉播後,觀眾人數猛增18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英國通過付費頻道Sky Sports和免費頻道BBC一起收看的觀眾數增長2%後超過2900萬。 占全球F1電視市場份額第二多的仍是義大利,全年總計有3580萬觀眾收看了大獎賽。
相對而言,去年在中國,由於中央電視臺CCTV不對F1進行轉播,一年下來僅有1900萬人觀看了比賽,比2012年少了將近3000萬觀眾,而中國僅占整個市場份額的1%。
同時,法國在改由付費頻道CANAL+轉播F1後,觀眾人數從前一年的2700萬驟降至1000萬。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維特爾連續四年贏得世界冠軍並在下半賽季保持全勝,但德國市場的電視觀眾竟然減少了10個百分點,對F1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在F1觀眾占全球市場份額最多的西班牙,觀眾人數出現小幅的減少,但考慮到與2012年相比,去年恰好少了一場在西班牙舉行的比賽——瓦倫西亞,3020萬的數位可以接受。
巴西是去年觀眾人數最多的國家,有7700萬人觀看了比賽,不過與2012年相比還是下降了5個百分點。 上賽季,俄羅斯車手維塔利-佩特羅夫的離開讓俄羅斯市場受到影響,觀眾人數下降10%。不過,今年年輕的俄羅斯車手丹尼-維亞特代表紅牛二隊參賽,而且10月份還將迎來歷史上第一場俄羅斯大獎賽,相信市場將有所回暖。
伯尼估計,2014年隨著F1進入新的渦輪增壓引擎時代,或許能夠重新點燃觀眾的興趣。他說:“現在需要渦輪增壓引擎等新技術讓F1保持在可持續發展技術的最前沿。我可以確定,新賽季不止比賽的不可預知性將達到頂點,也會重新點燃刺激和激烈的競爭。”
“歐美超級方程式”印地卡賽車系列
16年比賽四人死亡
印地系列賽平均速度遠勝F1
現有規格的印地系列賽開始于1996年,但第一年賽事就有車手身亡。至今第16個年頭,算上最新喪生的維爾頓,共有4名印地賽車車手在比賽中死亡。
平均時速360公里
記得史泰龍出演的電影《生死極速》(《Driven》)麼,那里面的賽車就是印地賽車。
目前跨越歐亞美三洲進行,危險性、刺激性及觀眾超越F1。
前F1車手蒙托亞是從印地年度冠軍車手轉投F1的,現役F1車手中維倫紐夫也同時獲得過F1及印地系列賽的年度冠軍。但單從速度上來說,印地賽車遠在F1之上。
F1賽車車速最高曾達406公里 /小時,是本田車隊在美國進行極限測試得出,但平均速度是150-250公里 /小時,而印地系列賽賽車平均時速是360公里 ,比賽中最高可達390公里 /小時。
F1賽車車速最高曾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